年度 | 月份 | 作者 | 論文名稱 | 期刊名稱 | 卷 | 期 | 頁 | 類型 |
111 | 06 | | 時代巨輪下的女性悲歌:《醒閨編》女德內容分析與述評 | 教育學刊 | 58 | 58 | 083-111 | TSSCI |
107 | 12 | 彭煥勝、蕭宇純、鄭玉卿 | 臺灣省立新竹師範專科學校第二屆校長—黃光雄 | 竹塹文獻雜誌 | 0 | 68 | 70-85 | |
107 | 06 | | 民主的理想及其在學校中的落實:杜威學校與《民主與教育》 | 哲學與文化 | 0 | 529 | | AHCI |
107 | 06 | | 民主的理想及其在學校中的落實:杜威學校與《民主與教育》 | 哲學與文化月刊 | 0 | 529 | | AHCI |
107 | 06 | | 民主的理想及其在學校中的落實:杜威學校與《民主與教育》 | 哲學與文化 | 0 | 529 | | AHCI |
104 | 06 | | 近代英國新教育運動的重要發展與特色 | 教育學刊 | 0 | 44 | 1-36 | TSSCI |
103 | 09 | | 理想學習圖像的再生與實踐---日本學習共同體學校參訪記實和省思 | 教育論叢 | | 2 | 149-164 | 其他 |
103 | 03 | | 有關APA 格式對撰寫教育史研究領域論文的幾點淺見 |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| 3 | 3 | 54-57 | 其他 |
103 | 02 | | 斯賓塞的實用課程觀及其在當代課程史上的影響 | 教育研究月刊 | 0 | 238 | 49-63 | 其他 |
103 | 02 | 鄭玉卿 | 斯賓塞的實用課程觀及其在當代課程史上的影響 | 教育研究月刊 | | 238 | 49-63 | 其他 |
103 | 01 | 鄭玉卿 | 有關APA 格式對撰寫教育史研究領域論文的幾點淺見 |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| 3 | 3 | 54-57 | 其他 |
101 | 06 | | 杜威芝加哥實驗學校道德實踐課程之探析(1896-1904) | 教育實踐與研究 | 25 | 1 | 1-28 | TSSCI |
101 | 02 | | 戰後「教育即生活」理念在臺灣的實驗-以台北成功中學為例 | 教育資料與研究 | 104 | 0 | 51-76 | 其他 |
100 | 10 | | Parkhurst道爾頓方案的理念及其在中國東南大學附屬中學的實驗概況 | 課程與教學季刊 | 15 | 2 | 147-168 | TSSCI |
100 | 08 | | 當代美國課程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--1918年《中等教育基本原則》述評 | 市北教育學刊 | 0 | 39 | 103-126 | 其他 |
100 | 06 | | 畢業同學錄校長贈言之歷史意義探析(1945-2010)-以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為例 | 教育學刊 | 36 | 1 | 175-213 | TSSCI |
099 | 06 | | 湯恩比的歷史觀及其博雅教育理念探析 | 通識教育學刊 | 5 | 0 | 29-46 | 其他 |
099 | 04 | | 書評:杜威《教育中的道德原理》 | 哲學與文化 | 0 | 429 | 105-108 | 其他 |
098 | 08 | | 呂坤《閨範》女子教育觀述評 | 初等教育學刊 | 0 | 34 | 73-93 | 其他 |
098 | 04 | | 淺談湯恩比對博雅教育的看法 | 通識在線 | 0 | 23 | 20-21 | 其他 |
097 | 06 | | Ellen Key 〈兒童的教育〉一文內容述要 | 國教新知 | 55 | 3 | 29-41 | 其他 |
097 | 02 | | 教學輔導教師制度試辦學校推動歷程之研究 | 初等教育學刊 | 29 | 1 | 085-111 | 其他 |
095 | 02 | | 淺談Herbert Spencer對博雅教育理念的挑戰 | 通識在線 | 0 | 4 | 31-33 | 其他 |
084 | 01 | 鄭玉卿 | 教師進行課程統整設計的先備工作—知識統整探究的重要性 | 國教新知 | 46 | 1 | 27-34 | 其他 |
084 | 01 | 鄭玉卿 | 畢業同學錄校長贈言之歷史意義探析(1945-2010)-以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為例 | 教育學刊 | | 36 | 175-213 | TSSCI |
084 | 01 | 鄭玉卿 | 鄭玉卿(民88)。學校教育制度的變革-反學校教育思潮的三種類型 | 初等教育學刊 | | 7 | 129-153 | 其他 |
084 | 01 | 鄭玉卿 | 鄭玉卿(民88)。學校制度中的潛在課程-反學校教育思潮的觀點 |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| | 30 | 193-208 | 其他 |
084 | 01 | 鄭玉卿 | 外國的月亮比較圓?---移植他國師資培育制度的迷思 | 教育論叢 | | 2 | 頁125-134 | 其他 |
000 | 08 | 鄭玉卿 | 當代美國課程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--1918年《中等教育基本原則》評述 | 市北教育學刊 | | 39 | 103-126 | TSSCI |
000 | 01 | 鄭玉卿 | 英國「新教育運動」的重要發展與特色 | 教育學刊 | | | | TSSCI |
000 | 01 | 鄭玉卿 | 課程綱要(名詞釋義) | 國教新知 | 46 | 1 | 81 | 其他 |
000 | 01 | 鄭玉卿 | 家長教育權與在家自行教育的願景 | 國教新知 | 47 | 3 | 1-7 | 其他 |
000 | 01 | 鄭玉卿 | 杜威芝加哥實驗學校道德實踐課程之探析 | 教育實踐與研究 | 25 | 1 | 1-28 | TSSCI |
000 | 01 | 鄭玉卿 | 落實多元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徑—以英國牛津一個教育方案為例 | 課程與教學季刊 | 1 | 2 | 77-94 | TSSCI |
000 | 01 | 鄭玉卿 | 湯恩比的歷史觀及其博雅教育理念探析 | 通識教育學刊 | | 5 | 29-46 | 其他 |
000 | 01 | 鄭玉卿 | 淺談Herbert Spencer對博雅教育理念的挑戰 | 通識在線 | | 4 | 31-33 | 其他 |
000 | 01 | 鄭玉卿 | 增進國小學童認知與探索「生命」能力之行動研究 |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| 36 | 1 | 65-94 | 其他 |
000 | 01 | 鄭玉卿 | 淺談湯恩比對博雅教育的看法 | 通識在線 | | | 頁20-21 | TSSCI |
000 | 01 | 鄭玉卿 | 西方兒童在家自行教育之研究---從傳統到現代的變革 |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| | 33期 | 309-326 | EI |
000 | 01 | 鄭玉卿 | 什麼知識最有價值--「說明書」?「漫畫書」? |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訊 | | 14期 | 3-4 | 其他 |
000 | 01 | 鄭玉卿 | 從歷史觀點析評教育基本法之理念與時代意義 | 初等教育學刊 | | | 113-134 | 其他 |
000 | 01 | 鄭玉卿 | 國小師資培育理念取向之歷史發展初探 | 初等教育學刊 | | 8期 | 1-23 | 其他 |
000 | 01 | 鄭玉卿 | 道爾頓方案理念及其在中國東南大學附屬中學的實驗 | 課程與教學季刊 | 15 | 2 | 147-168 | TSSCI |
000 | 01 | 鄭玉卿 | 戰後「教育即生活」理念在臺灣的實驗-以台北成功中學為例 | 教育資料與研究 | | 104 | 51-75 | 其他 |
000 | 01 | 鄭玉卿 | 近代無政府主義的發展、理想訴求及對教育之影響述評 | 初等教育學刊 | | 16 | 245-272 | 其他 |
000 | 01 | 鄭玉卿 | 書評:杜威《教育中的道德原理》 | 哲學與文化 | | 429 | 105-108 | 其他 |
000 | 01 | 鄭玉卿 | 協同教學理念的發展與教師專業社群的建立---從課程史的角度談起 | 教育論叢 | | 創刊號 | 147-154 | EI |
000 | 01 | 鄭玉卿 | 當代英國小學師資職前培育制度發展趨勢之研究 |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| | 32期 | 255-278 | 其他 |
000 | 01 | 王秀玲、鄭玉卿 | 教學領導理念在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上的運用。 | 初等教育學刊 | | 19 | 35-70 | 其他 |
000 | 01 | 蔡昀倢、鄭玉卿 | 呂坤《閨範》女子教育觀述評 | 初等教育學刊 | | | 頁73-93 | 其他 |
000 | 01 | 陳麗華、鄭玉卿等 | 中小學社會課程本土化之跨國比較分析 |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| 36 | 1 | 1-30 | 其他 |
000 | 01 | 鄭玉卿 | Ellen Key 〈兒童的教育〉一文內容述要 | 國教新知 | 第55卷 | 第3期 | 頁29-41 | 其他 |
000 | 01 | 鄭可偉、鄭玉卿、張德銳 | 教學輔導教師制度試辦學校推動歷程之研究 | 初等教育學刊 | 29 | 1 | 85-111 | 其他 |
000 | 01 | 張德銳、張芬芬、鄭玉卿、萬家春等 | 台北市中小學教學導師制度規劃研究 | 初等教育學刊 | | 9期 | 23-54 | 其他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