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度 | 月份 | 作者 | 論文名稱 | 期刊名稱 | 卷 | 期 | 頁 | 類型 |
112 | 03 | 游淑瑜,倪馨儀 | 心理劇取向個別諮商歷程— 一次諮商歷程的分析 | 輔導季刊 | 59 | 1 | 1-12 | |
110 | 05 | 游淑瑜,林宜蘋 | 經驗取向暖身歷程研究--心理劇身體暖身活動之運用 |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 | 1 | 61 | 57-88 | TSSCI |
108 | 12 | 張正鵬 ,游淑瑜 | 心理劇主角經驗受苦困局之詮釋現象學探究 | 臺灣心理劇學刊 | 3 | 3 | 79-110 | |
108 | 12 | 周佳蒧 ,游淑瑜 | 心理劇抗拒現象歷程研究 | 臺灣心理劇學刊 | 3 | 3 | 111-141 | |
108 | 01 | 游淑瑜、蔡瑋芸 | 心理劇替身經驗現象之探究 |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 | 1 | 54 | 159-190頁 | TSSCI |
107 | 12 | 劉宸宇,游淑瑜 | 心理劇主角受苦困局經驗轉化歷程研究 | 台灣心理劇學刊 | 1 | 2 | 71-103頁 | |
107 | 03 | 游淑瑜 | 心理劇治療抗拒經驗現象與處遇之初探 | 國教新知 | 65 | 1 | 85-101 | 其他 |
105 | 05 | 游淑瑜 | 存在經驗取向心理劇治療理念初探 | 中華團體心理治療 | 22 | 2 | 5-20 | 其他 |
104 | 04 | | 經驗取向受督者經驗歷程研究--心理劇導向擬態扮演方式的運用 |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 | 0 | | | 其他 |
103 | 03 | | 心理劇「替身經驗現象」結構內涵之初探 | 國教新知 | 61 | 1 | | 其他 |
101 | 01 | 游淑瑜,游金潾 | 心理劇的治療改變機轉—理論觀點與實務的對話 | 輔導季刊 | 48 | 4 | 26-36 | TSSCI |
101 | 01 | 游淑瑜,李維倫 | 心理劇中的自發性:以輔角經驗為對象的定性研究 |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 | 0 | 34 | 83-112 | TSSCI |
000 | 01 | 游淑瑜 | 「Minuchin」隨想—結構家族治療學派大陸行後 | 諮商與輔導 | | | | 其他 |
000 | 01 | 游淑瑜 |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親-人的成長與七個權利 |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生輔導中心導師手冊。 | | | | 其他 |
000 | 01 | 游淑瑜 | 心理演劇中台灣家庭文化的呈現與治療轉化—以無力管教哭鬧孩子的母親為例 | 人文及社會學科交教學通訊 | | | | 其他 |
000 | 01 | 游淑瑜 | 香港國際親侶(伴侶治療)研討會—所見、所感、所思 | 台灣心理治療學會電子報 | | | | 其他 |
000 | 01 | 游淑瑜 | 「身體行動療癒」--從目賭婚暴青年人的心理劇治療經驗談起 | 應用心理研究 | | | | 其他 |
000 | 01 | 游淑瑜 | 從心理劇的角色理論談「角色交換」督導模式督導效果的機制 | 國教新知 | | | | 其他 |
000 | 01 | 游淑瑜 | 心理劇治療的人格理論—角色理論與重要概念 | 輔導季刊 | | | | 其他 |
000 | 01 | 游淑瑜 | 成為一個心理劇治療師:心理劇治療的體會與反思 | 台灣心理治療學會電子報 | | | | 其他 |
000 | 01 | 游淑瑜 | 華人家庭孩子問題產生觀點與治療介入觀點—與結構家庭治療的對話 |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| | | | 其他 |
000 | 01 | 游淑瑜 | 家族治療本土化的思考觀點—從西方、台灣家族治療的歷史發展談起 | 諮商與輔導 | | | | 其他 |
000 | 01 | 游淑瑜 | 隱喻治療技術—隱喻故事創作的技術、方法與實例 | 諮商與輔導 | | | | 其他 |
000 | 01 | 游淑瑜 | 完形雙椅對話技巧及其治療改變機轉 | 諮商與輔導 | | | | 其他 |
000 | 01 | 游淑瑜 | 個案動力模式與人際治療的介入 | 中等教育 | | | | 其他 |
000 | 01 | 游淑瑜 | 預備訓練團體對成長團體歷程及效果之影響研究 |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| | | | 其他 |
000 | 01 | 陳秉華、游淑瑜 | 台灣的家庭文化與家庭治療 | Asian Journal of | | | | 其他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