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度 | 月份 | 作者 | 論文名稱 | 期刊名稱 | 卷 | 期 | 頁 | 類型 |
108 | 10 | 林蔚芳 | 大學素養教學的挑戰與因應:認知歷程模式之觀點 |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| 8 | 10 | 65-70 | |
108 | 06 | 張存真,游錦雲,林蔚芳 | 國中生敵意認知生氣模式建構與驗證之研究 | 教育學刊 | 52 | 52 | 117-158 | TSSCI |
107 | 10 | 林蔚芳 | 協助家長成為孩子生涯發展的支援者 |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| 7 | 10 | 182-186 | 其他 |
107 | 03 | 吳敏華、林蔚芳 | 台北市國小學童學校滿意度影響因子之研究 | 國教新知 | 65 | 1 | 17-33 | |
105 | 05 | 鍾才元,林蔚芳 | 從新移民子女之族群認同談教育與輔導人員之積極思維與作為 |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| 5 | 6 | 177-183 | 其他 |
105 | 04 | 李佩怡,林蔚芳,李玉嬋,王雪蓮,梁惠君 | 促進乳癌夫妻親密關係之團體工作坊方案助益性研究 | 臺灣輔導與諮商學報 | 45 | 45 | 33-66 | TSSCI |
103 | 09 | 林蔚芳、游錦雲、李慧純、金樹人 | 社會認知因子對澳門青少年學校滿意度影響之研究-----SCCT滿意度模式驗證。 | 教育心理學報 | 46 | 1 | 85-114 | TSSCI |
103 | 01 | 戴貝臻、林蔚芳 | 不同背景變項及挫折經驗對國小兒童自傷行為影響之研究 | 國教新知 | 64 | 1 | 43-53 | 其他 |
101 | 01 | 林蔚芳 | 打工,親子關係的挑戰。 | 張老師月刊 | 415 | | 79-82 | 其他 |
101 | 01 | 危芷芬,林蔚芳 | 海外專業志工服務:以雅加達臺灣國際學校成長營為例。 | 課程研究 | 7 | 2 | 85-114 | 其他 |
101 | 01 | 林蔚芳、林秀勤、賴協志 | 社會認知生涯理論之文獻回顧 | 輔導季刊 | 48 | 3 | 50-63 | 其他 |
101 | 00 | | 從生涯發展觀點看:如何協助國中生適性發展。 | 教師天地 | 177 | | 4-9 | 其他 |
099 | 08 | | 割不斷的憂傷--輔導自我傷害行為學生的案例分享 | 學生輔導季刊 | 108 | 108 | 92-98 | 其他 |
097 | 10 | | 回顧過去,展望未來: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50週年慶 | 輔導季刊 | 44 | 3 | 1-23 | 其他 |
092 | 05 | | 學校輔導工作中個案研究的實施 | 教育論叢 | 2 | 2 | 13-20 | 其他 |
091 | 05 | | 就業與創業篇 | 市立師院升學與就業輔導手冊 | 0 | 0 | 11-34 | 其他 |
091 | 05 | | 大學生的生涯問題及其輔導 | 市立師院教師輔導手冊 | 0 | 0 | 33-44 | 其他 |
000 | 01 | 林蔚芳 | 回顧過去,展望未來: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50週年慶 | 輔導季刊 | | | | 其他 |
000 | 01 | 林蔚芳 | 就業與創業篇 | 市立師院升學與就業輔導手冊 | | | 11~34 | 其他 |
000 | 01 | 林蔚芳 | 學校輔導工作中個案研究的實施。 | 教育論叢 | | 2 | 13~20 | 其他 |